盲目给小孩使用退烧药后患无穷!真正的病因你可能想不到

发布时间: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王平

  跟一位名中医学习时,见老师仅仅用焦山楂就治好了反复发烧的一患儿,便问山楂可有退烧功效?老师答:“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盲目使用退烧药遗患无穷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至宝,一旦生病对父母来说那真是“病在儿身上,疼在娘心里”。遇上孩子高烧,做父母的顿时六神无主,要么急急忙忙送到医院,经过抽血化验、打针输液一番折腾之后,烧是退了,但从此成了医院的常客,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非打针输液而不能奏效;要么自己在家灌服各种各样的退烧药,若是单纯的着凉发烧,服完后一通汗出烧退,“孩子跳父母笑”,皆大欢喜。但临床往往见到的是服完退烧药后,药效一过,随即又烧起来,再吃药热又退烧再起,如此反反复复,家长筋疲力尽,孩子不但没好,反而落下了鼻炎、咽炎等慢性病,用行话来讲这叫“治标不治本”。

  食积才是现代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

  老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告诫为人父母在孩子的吃穿方面,要做到三分饥、七分饱,三分寒、七分暖,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绝大多数父母或者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只怕孩子饿着、冻着,所以现在的孩子们的病大多是吃出来的,捂出来的。为什么呢?打个比方,每个人身上的免疫力或者叫抵抗力(中医术语叫正气)就像一个国家的人们军队一样,哪里需要它们就去哪里。对外时时刻刻保护着机体不受外来病毒的侵害,对内还有着“平息内乱”的职责。对于孩子来说,一方面他们往往是饥饱无度,另一方面孩子的脾胃比较虚弱,所以经常会出现饮食积滞的情况,此时身体的一部分军队就需要帮助消化过剩的食物,于是守护在外的抵抗外来病菌的“战士”数量上减少,就出现了不足以抵抗外来的病毒(中医术语叫邪气)的状况,因而稍有天气的变化,就会出现病毒内入、作乱为患、“正邪相争”的高烧。此时驱敌外出是当务之急,但是靠谁来驱,一部分“战士”正被积食掣肘,因此内消食积,外驱病邪,这叫标本合治,内外同调,表里兼顾。中医讲究用药如用兵,所以遇到食积引起的高热(39℃以上),单纯的使用退烧药物就犹如“扬汤止沸”,能解决一时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彻底退烧,必须“釜底抽薪”,即消食导滞通大便。

  中药治疗食积发热效果明显,标本兼治

  那么如何辨别孩子是属于食积引起的高热还是普通的发烧呢?只有当孩子出现发烧同时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睡眠不安,大便不通、数日不行,舌苔厚腻,咳嗽吐黄痰、流黄涕,喘息声粗,口臭等症状时就提示家长内有食积。此时您可以选择保和丸、健儿清解液、王氏保赤丸等即解外又清里的中成药。

  孩子一旦出现食积发热,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也不必急于应用退热剂。我会常常告诫孩子的父母,在平时一定要定期观察孩子的舌苔和排便情况。如果孩子近来几天出现舌苔厚腻、大便不畅、食欲减少等症状时,这就是体内食积给您发出的信号,这是就需要给孩子消食通便,否则稍有不慎孩子便会外感发烧。您可以选择小儿化食丸、一捻金、大山楂丸等中成药;临床常用消导食积的中药有:鸡内金、神曲、麦芽、焦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半夏、炒枳壳、木香等。也可以将炒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6—9g)等量煎汤服用,或者家里有新鲜山楂的,用它来泡水喝也是可以的。如果您的孩子属于先天脾胃虚弱,身体瘦小,睡觉磨牙,多动易怒,稍有饮食不适,就会食积内停,大便稀溏,那么您可以选用健脾消食丸、健儿消食口服液、启脾丸、小儿健脾丸等既能健益脾胃又能内消食积的中成药,可谓标本同治,防止过用消食导滞药所造成的脾胃更虚。

  需要提示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饮食,最好定时、定量,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要过多进食肉类食品,要多吃青菜和水果。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发生食积。

  (作者王平,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山西中医学院黄帝内经教研室副主任。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妇科、儿科常见病及内科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