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治未病专家贾跃进 始终恪守“对病人生命负责”信条

发布时间: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王 芳 孙婧媛 陈 莹

贾跃进为患者诊治

  如今,疾病预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关心的话题。与西医相比,中医更为重视疾病的预防,并称之为“治未病”。其实,“治未病”的概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及,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在我省就有这样一位擅长“治未病”的中医,幼年时的他,沂水春风,感性开启中医路;青年时的他,不怕吃苦,几经波折终圆梦;知天命之年的他,顾全大局,零起点专注治未病;如今的他,用心经营,只为病人和学生。他就是全国名老中医,山西省治未病专家贾跃进。

  人物简介

  贾跃进,男,1958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传统中医班导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2012年山西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擅长中医药和非药物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对调理亚健康状态,尤其是中风病、口僻、头痛、眩晕、失眠、抑郁、颈肩腰腿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膏方调治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及参与出版专著10本。主持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研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973课题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山西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

  1、承父训,读经典对中医药文化“日久生情”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贾跃进自幼受到父辈正统思想的感化和孔孟文化的熏陶,加之父母都是医生,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更让他对中医药文化“日久生情”。

  “我最先接触到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针灸。曾经有个患头疼的人来找父亲医治,当时患者头痛欲裂,十分难受,被三五人搀扶着,父亲就用银针在对应的穴位上扎了几下,稍适休息后,患者的症状当下就消失了。”贾跃进说。针灸的见效之快让年仅5岁的他感到十分神奇,萌生了对针灸和中医药的强烈好奇。父亲见他对这方面感兴趣,便渐渐开始培养他,并严格遵循传统的“中医学徒式教育”。

  按照父亲的话说,学中医就一定要读经典、背经典。“肚腹三里留,小腹三阴谋,心胸取内关,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外伤阳陵泉,腿痛阳陵透。”贾跃进随口背了一段歌诀,并解释道,这些背完就能用,直接对症,很实用,比如有闪了腰的扎委中穴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贾老师可是我们医院的学霸,大家都背不过他。”学生们笑着说。从针灸歌诀到人体经络歌,再到中医四大经典,他已记不清背了多少遍,对贾跃进而言,这些单调无味的医学理论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活跃于他的思想。

  从小看着父亲治病,贾跃进对中医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他认为中医的魅力就在于药食同源,并强调中医就在我们身边,能时刻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小时候我们感冒了都很少输液喝药,父亲就把红糖在锅里炒热,切几片生姜、几段葱白,再加水烧开,辣辣甜甜地喝上一碗,盖上被子出身汗,病就好了。”贾跃进回忆,“一直以来我们兄妹5个都很少生病,到现在也是,这些‘方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2、为求学,拜名师 继承中医宝贵经验

  “其实我的学医路并不顺畅,还是挺苦的。”贾跃进说。因“文革”的冲击,1976年,高考还未恢复,贾跃进高中毕业后,就被送到乡下插队,一呆就是三年。

  1977年恢复高考,一心想考医学院却因客观因素没能参加。与高考擦肩而过,他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坚定了学医的念头。1978年,为响应国家“抢救中医”的号召,山西省卫生厅在高考前组织了一次中医学托班的招生考试。这让贾跃进兴奋不已,骨子里求学的劲头瞬间爆发了出来,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他取得了第11名的好成绩。要知道这样专业的招考,其难度远远超过了高考,在太原地区报考的600人中,只招40人,贾跃进就是其中之一。

  随后贾跃进开始进入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学习,经过三年插队生活,重新回到医学知识的怀抱,他就像一颗干涸已久的种子遇到了甘霖般破土而出,奋力汲取着雨露和阳光。“突然梦想实现,学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医,真的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贾跃进说。

  1981年,毕业后的贾跃进被分配到北城中心医院,师承全国名老中医李济春先生。李老在治疗中风病上颇有建树,针对动眼神经麻痹、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敢用一种别人不敢用的药,益气活血。李老对他十分严格,每次出诊写完病历后都会提问,让他在实践中感悟学习。为了能多学知识,贾跃进常利用业余时间“泡”在李老家里,帮老师接孩子、打煤糕,这样真诚的行为让李老更加喜欢这个学生,师徒俩总会在一起探讨医学知识。从那时起,他就一直跟随李老,继承了很多宝贵的经验。1986年,贾跃进随李老调到太原市中医中风病医院,李老始终强调学习要海纳百川,中医一定也要懂西医。于是在医院筹备期间,李老又将他送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学西医。“这一年的学习让我很受用,直至今日我依然坚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诊疗理念。”贾跃进说。1991年年底,他又随李老调至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至今。

  2007年正式拜师国医大师吕景山先生,深受老师器重,吕老将“对药”的精华毫不吝啬地传给了贾跃进。2014年已80岁高龄的吕老接到病人的电话咨询,还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贾跃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德行。

  3、勤钻研,做临床 将治未病落到实处

  多年来,贾跃进一直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直到2008年,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了省内第一家治未病中心。“治未病”,最早源自《黄帝内经》,其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人们对此虽不陌生,但也不重视,尤其当时省里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诊疗模式,工作开展的难度可想而知。院领导看中贾跃进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委派他担任治未病中心主任。

  俗话说五十知天命,可贾跃进偏偏不信命,面对众人的不解,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心想着要为中医药做点儿事。为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治未病”,他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我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特别多,常表现为失眠、头痛、头晕、疲劳等。而多数疾病既是脑病又是未病,比如失眠,它的群体大,治疗上又苦于没有什么好方法,正符合中医未病先防、防微杜渐的特点。”贾跃进表示。

  于是,贾跃进以失眠为突破口,进行了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构建的“诊疗—调理—睡眠健康管理一体化新型服务模式”,真正将治未病落到了实处。

  曾有一女性患者,失眠多梦一年,入睡困难,凌晨4点就醒了,白天没有精神,伴有耳鸣、腰膝酸软等症,且心烦易怒。贾跃进诊断,属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减,并叮嘱她,一定要放松心情,睡前听听柔和的音乐、看看书,帮助睡眠。二诊时患者表示睡眠改善,能睡五六个小时,慢慢地其他症状都有所减轻。两个月后复诊时,症状都已痊愈。患者高兴地说:“我真的很感谢贾主任,现在我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心情也好了很多。”对此,贾跃进表示只要能帮助患者摆脱失眠的困扰,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4、善倾听,细叮嘱 出诊过程别具一格

  每到贾跃进出诊的日子,候诊室总会聚满了人。“我在贾主任这里看病,感觉心情很放松,他从来不会嫌我们这些老病号麻烦,真的是个好大夫。”一位患者表示。学生们也会三三两两地赶过来学习,“对我而言,跟贾老师出诊就像是一场智力问答,大脑时刻要高速旋转,生动而有趣。”贾跃进的学生说道。

  贾跃进的出诊过程可谓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的一套“诊聊”步骤。平均每位患者的“诊聊”时间近20分钟。第一步,主诉7分钟左右,其间,他会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包括就医史、心情状态等,倾听并做好记录,从不轻易打断病人;第二步,观察患者体表特征,查看舌苔,再通过把脉初步诊断,(贾跃进把脉后再让学生把脉,根据症状做出讲解,让每位病人了解自己病情的同时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需要5分钟左右;第三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写方开药十分谨慎,对于红花和藏红花都要反复斟酌后才写在病历本上,并由学生录入电脑为病人打印处方笺,同时将病历整理记录到诊疗本上,汇总起来,约6分钟;第四步,仔细叮嘱患者,小到如何煎药、吃药,大到如何调整心情、思想,贾跃进都要亲自说一遍。全程下来更像是一次互动参与体验,为传统保守的中医诊疗过程增添了不少活力。“诊聊”结束后的整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患者的病历本一般都留在这里,到现在已有20000余册。我们会根据初次就诊时间进行归类,以每月15号为界,分为两部分排列好。病人复诊时,按挂号的先后顺序领上病历候诊即可。”贾跃进的助手说。

  贾跃进表示,他很享受给病人看病的过程,并始终恪守“对病人生命负责”的人生信条。一女性患者手脚发凉,慕名找到贾跃进,表示想尝试用膏方调理。在经过详细的诊疗后,贾跃进语重心长地建议她先吃一周的药感觉感觉,方便随时调整。因为膏方需要“量体裁衣”,一定要充分了解病人的体质、症状,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方案。这位女性患者在未使用膏方的情况下,通过吃药就治好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