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冬令进补好时机 山西中医使“膏”招

发布时间: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王晓艳 李徐阳

  霜降前后的连日阴雨,使得我省气温骤降、叶落满地,大有秋去冬来之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是藏的季节,但并不是静止不动,“藏”是储备“生”的力量,“藏”要通过进补达到身心协调。冬季要“藏”!“藏”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锁定到“膏方”上。作为山西省唯一国家指定的膏方培训基地,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近日迎来了大批市民咨询、开方。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该院,一探膏方之奥妙。

  冬令进补 膏方最佳

  说到中医常用八大剂型之一的膏方,自明清时就已开始被使用。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李廷荃最先把膏方引入山西。“2000年我在上海龙华医院读博士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膏方,当地人食用膏方蔚然成风。放寒假我回到山西后,用枸杞、西洋参和阿胶等试制了膏方,给爱人和岳母吃,没想到效果奇好,我就决心要把它引入山西,为山西百姓的健康服务。”李廷荃回忆起当年与膏方结缘的情景。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膏方,也称膏滋,是冬季进补养生的佳品,可以调节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在冬季出现的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也可以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关键是要辩证论治”,李廷荃接着说,“很多妇女会有血虚的症状,服用阿胶,可去除脸色发黄的病象;若是阴虚,食用龟板胶和鳖甲胶可减轻手心发热、头晕、脸红的症状;反之,如果是阳虚,应当使用鹿角胶,便可减轻手脚不温、腰腿酸痛、性功能低下等症状。这就需要根据个人体质,一人一方,由专业医生遣方用药,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用药如用兵,膏方使用的药味比普通处方要多,这是很考验医生的功夫的。”

  经过多年发展,该院的膏方越来越被人认可,今年更是在口味上做足了文章。尽人皆知,熬制出来的中药虽对人体大有裨益,但味苦难咽,该院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对口味的调制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在一份处方单中,有蜂蜜、冰糖、红糖、白糖、木糖醇、清膏和饴糖七种辅料供患者选择,真正实现了“众口可调”。

工作人员正在观察膏方浓缩过程

  膏方制作 精益求精

  走进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传统中药加工室,在一台大型机器前,几位煎药师正在观察机器中的液体颜色,站在一旁的主任王伟义不时看看仪器上的指针,不敢有一丝懈怠。

  眼前的一幕,是膏方制作的关键过程——“浓缩”,是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膏方的制作过程很耗时,浓缩之前要经历2小时的浸泡、2小时的头煎和1小时的二煎,过滤之后才能进浓缩机。”王伟义一边盯着机器,一边解释说,“浓缩”的过程,由膏方的特殊形态决定,通过浓缩,将水分蒸发,将药汁转变成清膏,才能真正把中药里的精华成分提取出来。王伟义指着机器上的量表对记者说:“一般的浓缩温度都很高,看,这台机器的温度保持在60-70度的低温,对药材的破坏性很小。”

  如此繁琐的制作过程使得膏方成药的时间也比其他中药更费时,但该加工室正在努力缩短加工时间。“过去,患者从开处方到领取膏方,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2011年开始加工膏方,经过三年的摸索,再加上引进了先进的设备,现在5天就可以出成品。等候时间缩短,但工艺更加成熟,患者在一周之内就可以取药。”传统中药加工室的煎药师乔甲荣说。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搅拌收膏程序

  循规传统 未病先防

  《黄帝内经》有言: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也就是说,好的医生能发现患者的未发之病,可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年人面对着激烈的社会竞争,身心负担重,常处于焦虑、失眠的状态;城市中的老年人受生态环境和生活区域的限制,活动量小、脏腑功能衰弱、精气衰少。这些都是人体处于亚健康的表现,日积月累很有可能引发显性病症。该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贾跃进认为:“亚健康需要被重视,服用膏方是有效的防治和治疗方法。”

  一直以来,膏方在江苏、上海、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被广泛应用,当地人对其药理和药性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很高。反之,在山西的推广中,膏方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却并没有达到预料的热度。李廷荃从2001年就已经把膏方引入山西,他说:“膏方讲究以调为主,是一个循序渐进且精准的过程,而山西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相对比较保守,还需要再开放一点来与之适应。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山西大量好的中医大夫一起加入到膏方的研发中,只要有精准的方子服务百姓,大家才能体会到膏方带来的健康。”

  李廷荃深思了一下,又说道,膏方难以推广也有山西人对“治未病”观念不足的原因。“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的道理谁都知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治未病”的重要性,膏方能通过调理体质,达到未病先治的作用。李廷荃坚定地说:“膏方是‘治未病’的有力武器,我们作为省内的大型中医院,有责任把最精华的膏方带到老百姓中间。”

  辩证施治 润物无声

  膏方是冬季养生进补的佳品,但是否适合每个人呢?

  王伟义向记者展示了最近收到的两张处方单。一张是医生为孙先生针对肝病开具的,上面清晰地写着患者的乙肝和糖尿病病史;另一张是医生为没有病患的陈女士开具的处方,以调理身体为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任顺平表示:“膏方适合大部分人,关键在于专业的医生对症配药方。”

  也就是说,中药膏方适用的人群很广,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开具处方。在该院脾胃科,医生给每一个病人开具的膏方都不一样,真正做到了“一人一方、辩证施治”。虽然都是滋补,但每个患者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每个患者对药性的接受性也不一样,所以,每一张处方只适合一位患者,在“辨病”与“辩证”的互补下,实现了对个体差异进行立法组方。李廷荃说:“治病讲究快,而膏方讲究缓,可以说‘润物无声’,不求快,只求精,只求准,追求长期效果。”

  做到“一人一方”并不容易,对医生的要求很高,医生只有对各种中药药性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有详细的了解才能配制出合适的膏方。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该院多名主治医生远赴南京等地参加专业膏方培训,学成归来后对本院医生进行培训,至今已有100多名医生有了开具膏方处方的资格,这也使得该院在山西中药膏方领域拔得头筹。

  为了更好推广一人一方、辩证施治的个性化服务,为了让“治未病”的观念深入每一个山西人的心里,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直在努力。“作为山西省唯一国家指定的膏方培训基地,我们要继续推广膏方,让它成为每一个山西人冬季进补养生的良方,更要进一步推广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使之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