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报:换位思考待病患 终获认可

发布时间:     来源:山西青年报     作者:孙茹 李娜

  刘书立 男,1981年出生,主治医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二科副主任。曾多次赴外地学习,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擅长运用九针、手法、小针刀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头颈肩腰腿痛疾病及部分内科、妇科疾病。
  曾参编《九针治杂病》、《九针专家治疗精华集》、《针刀医学应用解剖学》;2006年,获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三甲“先进个人”;2007年,获山西中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称号;2008年,曾随医院赴四川茂县做震后支援工作,获“先进个人”称号。
  身为一名正统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刘书立从不排斥西医。他认为,医无定法,使用一切手段解决病人的痛苦,才是医生;社会在转型,当今的中医必须吸纳西医的技术,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不能‘闭关锁国’,必须开放。”
  摆正位置 待患如亲
  如何在医疗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和患者的关系,是一门大学问。在这门学问中,刘书立也曾经迷失过。
  2004年,他从山西中医学院毕业,顺利参加工作。当时,他风华正茂、春风得意,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位大夫,只要把业务水平提高,能看病就行。在这种心境之下,他对待病人,不免有些颐指气使、牛气十足。所以,那时很少有人找他看病,他自己不察,只觉得病人不识货。
  直到2006年,他碰到一位70岁的老大娘,因耳鸣来就诊,就诊日长,病情多有反复,老人却一直没有更换医生。对此,刘书立自己也甚为不解,一日终于问起缘由,老人的回答让他羞愧难当,“我年龄大了,也是老毛病了,反反复复很正常,找谁看也是看,找你还能让你练手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医生,作为一个济病救困的职业,为的是解除或减少病人的痛苦,而一个人是由肉体和精神组成,我们的技术永远只能解决部分肉体的疾苦,我们的态度和语言却能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安慰。”从此,无论身体如何疲惫,接诊患者时,刘书立都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了解病人的诉求,尽可能地去提供帮助。
  2014年,一位来自外地,身患强制性脊柱炎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送给他一面写着“待患如亲,医术精湛”八个字的锦旗,并洒泪相别。这让他不禁感慨唏嘘:“多年坚持,换来患者对我的认可,这对一名医生来说是最大的奖励。在当今的医疗大环境和医患关系下,能够得此评语,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
  学海无涯 医无止境
  在学生时代,刘书立就是一个勤奋的学生,毕业后,他也没有停止学习,曾远赴沈阳拜师学艺;利用周末假期下乡向民间老中医学习;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的优势,遇到问题即向其他科室的前辈老师虚心讨教;搜集、总结民间秘方、验方,多次争取培训和进修机会,及时掌握医学新动态,将最新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
  身为一名正统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刘书立从不排斥西医,他认为,医无定法,使用一切手段解决病人的痛苦,才是医生;社会在转型,当今的中医必须吸纳西医的技术,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不能‘闭关锁国’,必须开放。”
  他曾先后参编 《九针治杂病》、《九针专家治疗精华集》、《针刀医学应用解剖学》(以上均为人卫出版)。随着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刘书立很快成为医院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得到广泛患者的好评。
  挑起大梁 稳步前进
  2012年,为促进科室更快发展,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出决定分离针灸科,并委任刘书立出任针灸二科负责人。那年他31岁,刚刚考过主治医师。闻听任命,他顿时头大如斗,本能地想要推却重担。他认为,医院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机构,科主任职责集学科带头人和行政领导于一身,而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远远达不到,科室其他两名医生也只是住院医师,这样的条件要想在医院生存都难,何谈发展。
  在院领导和老师们的鼓励下,他硬着头皮接下了这副重担。刚开始,他没有明确的计划,也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只记着一句老话“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众人划桨才开得了大船”,科室发展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只要内部团结,就不愁发展。
  之后,他改变科室绩效考核方法,将单打独斗改为整体考核,内部协调;充分发挥民主,科室成员互为补充,能力强的脑子活的给予最大的空间,能力稍差的主要负责保障工作。同事们团结一心,科室很快步入正轨。刚成立的第一年,科室圆满完成了医院交给的各项指标任务。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刘书立清楚按部就班、亦步亦趋,无法赶上医院快速发展的步伐,医院开展相同业务的科室很多,必须引入新技术,实现错位发展。经多方考证走访、外出学习,他决定引入小针刀技术,并顺利联系到国内知名针刀专家王文德教授。
  2013年4月,王文德教授正式在针灸二科出诊。为尽快学会该技术,刘书立要求科室所有成员全部跟诊,跟诊结束后开展学习讨论,争取最快时间把该技术应用到临床中。很快,科室主要成员就已能运用小针刀处理常见疾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被评为2013年任务目标完成先进科室。
  自费义诊 以技惠民
  科室步上正轨的同时,刘书立没有忘记以医疗技术惠泽病人。2014年5月和6月,他利用假期周末,两次自费组织科室成员去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义诊,义诊200余人次。
  6月的一个周五,下班后的刘书立开车载着两位同事去洪洞,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晚上11点多;第二天清早7点开始义诊,直到晚上8点,义诊100余人次,开展针刀治疗术80余台。其间,他们只是简单休息,匆匆用完午饭。
  他们本来打算第二天返回,但由于同事家中有事,临时决定当晚返回。把同事送回太原,他驱车回榆次自己家的途中,终于体会到什么叫“累到吐”——快到家了,可他实在坚持不住,几次停车想吐,却因胃内无食,也只是干呕几声……
  “义诊虽辛苦,却能实现医生的最大价值,以技惠民。”刘书立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