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报:不放弃 就可能使生命延续

发布时间:     来源:山西青年报     作者: 孙茹 李娜

  

  张爱丽 女,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山西省急诊医学会委员、山西省络病医学会委员。
  曾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多次荣获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先进个人、山西中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临床急救工作,曾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对呼吸科疑难病有自己独到的诊治经验。
  去年,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肺病科成立,张爱丽成为这个科室的第一任科主任。科室是如此年轻,科里大部分医护人员也都是新人,甚至有的医生连科也没有转过,而肺病科的病人大多数病情比较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问题。
  年轻人还需要时间成长,只能由她顶上,可想而知,她肩上的担子有多沉重。她交代值班医生,有事随时给她电话,因此,她常常在半夜骑车赶到医院抢救病人……
  找准病因成功救人
  张爱丽在急诊工作了整整十年,经历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抢救事件。
  那是2003年,非典疫病结束之后,一位20多岁的男青年被家属送来医院。患者高热、呼吸困难、喘息,形成哮喘持续状态。向其父母了解情况后,张爱丽得知,病人是今年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学生,数天前生病了,发烧、咳嗽,因为自己有医学知识,就没有到医院看病,而是自己配药输液,没料到,输了三四天,病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详细地询问了输液的药品,张爱丽发现,病人之所以病重,是因为不懂配伍禁忌,将两种不能一起使用的药物同时输到了身体里。当时,病人气道痉挛,躁动不已,已经形成了肺性脑病,病情危重,必须尽快进行有效抢救。
  幸运的是,之前对于这种病人只能通过保守治疗,但是非典期间,国家提供了一台德国产的呼吸机,这次抢救正好能够派上用场。但是,这是他们第一次使用呼吸机,“之前,大家把呼吸机看成老虎,不敢接近。”他们必须小心谨慎。
  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全科的医护人员包括张爱丽轮番值班,整晚整晚守在病人床前,不敢离开。三天后,病人的情况大大好转,之后康复出院。
  不会轻易放弃病人
  在急诊干了十年的张爱丽,每天所面对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生死间徘徊,在这种时刻,不放弃,就有可能存活。
  她曾经两次抢救过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老人平时心脏就不好,第一次是被儿子送来,急性左心衰,合并多脏器障碍,面色紫绀、呼吸困难、喘息、水肿严重,晚上被送到医院时,“像个半死人”。
  急性左心衰若抢救不得力,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张爱丽和同事们立刻投入抢救,抢救了一个多小时,左心衰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消失,但是多功能脏器障碍仍然存在,水肿没有消失。住了一天医院,在床旁做了血滤,老人康复出院。
  然而,仅仅十几天后,老人再次因为心脏病急救入院,在抢救期间,老人出现了心脏骤停。张爱丽没有轻易放弃,立刻实施胸外按压、电击。那天晚上,老人的心脏停跳了两次,就在大家以为她撑不过来的时候,经过电击,心脏又再次坚强地跳动起来。
  做完床旁血滤,老人准备出院时,身上还盖着医院的被子。张爱丽连忙拦下,“您得把医院的被子留下。”此举遭来老人的“白眼”,“我还稀罕你的被子?”张爱丽哑然失笑,“前一天晚上还在生死边缘,第二天就这么有精神了……生命太顽强了,令人敬佩。”
  任何时候救人第一
  工作了二十多年,张爱丽常常会遇到很多没钱或者无主的病人,虽然交不起住院费,但是她从没有将一人拒之门外。
  一位来自河南的男青年在太原打工,做的是油漆工的短期工作,因此没有租房,住在一个小旅馆里。一日,旅馆老板偶然察觉,青年已经好几天没有出门吃饭了,担心出事,就拿备用钥匙打开了门,这才发现男青年浑身发热,躺在床上。旅馆老板把病人送来医院,留下几百元钱后,就走了。得知青年在太原无亲无故,身上更没有钱,张爱丽便通知医院为青年开通了绿色通道,救人第一。
  实际上,男青年的病情并不复杂,经过简单的检查,诊断为病毒性感染。但是,当时中国正流行某种流感,形势严重,为了确诊男青年的疾病是否属于这种流感,必须再做针对性检查。这种检查需要2000元,属于自费检查项目,医院为其垫付了这笔钱。检查结束,排除了“流感”的可能,男青年的病情也康复大半,可以回家了。病人非常感激,在住院期间,全科人对他照顾有加,他还给在家乡的妈妈打电话:“妈,你不用来了,医院的人照顾得我很好。”
  诊断不可倚赖检查
  医学在进步,器械在更新,检查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张爱丽时常向年轻医生强调,一定不能忽视临床症状。
  她曾经接诊过一位60多岁的男病人,咳嗽、咳痰、发热、浑身大汗,X光片检测结果为肿瘤。患者全家人都非常紧张,不敢相信。又做了一次CT,检查的医生仍然考虑为肿瘤。家里人仍然不死心,带着片子找到了某医院的医生,依旧考虑为肿瘤。后来,患者家人又带着病人去一家医院做了支气管镜,医生照样怀疑是周围性肺癌,淋巴结转移。但是,根据临床症状,张爱丽对患者肿瘤的诊断持有疑问,她坚持给病人使用抗生素治疗。没想到,两周后,病人的症状完全消失。
  事后,大家坐下来总结经验,“之所以怀疑是肿瘤,是因为炎症为圆形,如果冒冒然按照肿瘤治疗,会影响导致病人的病情迁延不愈。病人是人,医生绝对不能只依赖检查仪器,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