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之《伤寒论》

发布时间: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贾跃进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伤寒论》是东汉末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00~210年)。当时,由于统治阶级对于农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迫使农民多次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统治,战争频发,而使该书散失不全。后经晋·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到了宋代复经林亿等加以校正,全书分为十卷,共三百九十七条,除重复和佚方外,计一百一十二方。

   一、《伤寒论》的学术地位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他继《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理论著作之后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伤寒论》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它既实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晋代以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称其“启万事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因此《伤寒论》是继承发扬中医学遗产的必读书籍。

    二、六经辨证

  《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但历史上对于六经实质的认识歧义颇多,其原因固然有多种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混淆了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的概念。因此,我们要全面地掌握六经辨证,就需要明确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的概念。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属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

  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它既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可看作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

  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它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借以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立法处方等问题的基本法则。

  如前所述,六经病是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基础指导下,在综合分析人体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进行归纳分析的结果,又是指导立法遣方的依据。此外,从《伤寒论》每篇题为《辨XX病脉证并治》来看,六经辨证还需从每种病症中,辨出病、脉、证、治四方面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兹将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的内容简述如下:

  太阳,亦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风寒之邪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故太阳病为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因其病变多在表,故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初起出现此脉此证者,即可称其为太阳病。太阳病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之不同,主要有中风、伤寒、表郁轻证三种类型。中风的主要脉证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风寒袭表,卫不外固,营阴外泄,营卫不和。由于具有自汗脉缓的特点,故又称为表虚证。伤寒的主要脉证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宣。由于具有无汗、脉紧的特征,故又称为表实证。表郁轻证的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且呈阵发性发作,身痒无汗等。其病机为表证日久不解,邪气渐轻,然因表郁无汗而邪气留恋不解。此外,太阳病病程中,随感邪之轻重,脏腑阴阳之偏盛偏衰,或素有宿疾等影响,其证候常有兼夹或变化。其中以太阳病为主,而又兼某证者,称太阳病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等;如因误治失治,或由疾病自身发展而病情发生了变化,其证候又不属六经病之范畴者,则称之为变证,如蓄水、蓄血、结胸、痞证、火逆等。

  阳明主燥,多气多血,故邪入阳明,多从燥化,无论阳明自身受邪,或病邪从他经传来,其证多属里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然此提纲仅从病情上加以概括。阳明病随其燥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于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以致燥屎阻滞,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戢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又有胃热约束脾之传输功能,致大便硬结,不大便十余日无所苦者,名日脾约证,也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证为主,但也有由阳明里虚或中寒所致者,称为阳明寒证、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主相火,主枢机,病则胆火上炎,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病可自他经传来,也可本经自受。病入少阳,已离太阳之表,又未入阳明之里,从三阳证深浅层次而论,少阳为半表半里证。惟其界乎表里之间,故少阳病有兼表兼里的不同证型。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而使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胸满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而使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主湿,主运化精微,必赖阳气之温煦。病入太阴,则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太阴病可从三阳传陷而入,亦有本经自受者,是太阴兼表证;如太阴脾络不和,以致腹满时痛,或大实痛者,称为太阴腹痛证;如太阴寒湿内阻,出现身目为黄者,称为太阴发黄证。

  少阴包括心肾两脏,其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少阴寒化证,由心肾阳衰、气血不足而成,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症。其证还多见无热恶寒、身蜷而卧、心烦或烦躁、下利清谷、小便清利、手足厥冷等。甚则阳气大虚,阴寒内盛,虚阳外扰,而反见不恶寒、发热、面赤、烦躁、脉微欲绝等真寒假热之证。少阴热化则由肾水不足、心火上炎、水火失济而成,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证。此外,少阴病还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津伤、邪热归并阴阳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不同证候。厥阴病较为复杂,可出现寒热错杂、寒症、热症等不同证候。厥阴病提纲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代表证候。厥阴病寒热错杂之证还有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麻黄升麻汤证。厥阴寒症以当归四逆汤证为代表,其病机为肝血不足,寒凝经脉,主要表现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若在上证基础上兼内有久寒者,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之;若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证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以吴茱萸汤治之。厥阴热症由肝经湿热内蕴,气机不畅,下迫大肠,蒸腐血络所致,以热利下重,渴欲饮水为主症,以白头翁汤主之。厥热胜复证是厥阴病发病过程中的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一种病理反映,其特点为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若阴邪胜则厥利,若阳气胜则发热。由于阴阳胜复不定,故厥利与发热互有短长,一般可从二者时间的孰长孰短来推测阴阳消长,邪正胜复,并判断其预后。

  厥阴篇中还包括有辨厥逆证、呕证、哕证、下利证等内容。厥逆证的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其表现为手足厥冷,轻者十指(趾)清冷,重者冷过肘膝。引起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原因很多,故厥逆也有多种,如蛔厥、寒厥、热厥、水停致厥、痰实阻滞致厥等,各随其证而治之。呕证有阳虚阴盛之呕、厥阴转出少阳之呕、内痈致呕之别;哕证有虚寒哕、实热哕之分;下利也有虚寒下利、实热下利及寒热错杂下利的不同证候。这些均应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证论治。

 

  【作者简介】贾跃进,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脑病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联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余篇。30多年的临床实践,擅长中医药和非药物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并调理亚健康状态、尤其对头痛、眩晕、失眠、抑郁以及中风病、面瘫、颈肩腰腿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膏方调治亚健康、慢性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网上预约 贾跃进(方便快捷)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五上午,二下午

  出诊地点: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楼二层治未病中心

  咨询电话:13935162589,0351—8618368